市场动态

首页 行业资讯 市场动态 文章详情
海外户储军团,要不要争抢国内储能大市场?
在 2025-11-27 发布

在能源转型的十字路口,一批凭借海外户储市场崭露头角的中国储能企业,正面临一道关乎未来命运的战略选择题。

当海外市场从蓝海变为红海,当国内储能商业模式逐步跑通,是继续深耕熟悉的海外战场,还是也要争夺国内已成规模的储能大市场?

海外征伐,户储军团的崛起


户用储能(即家庭储能系统),是一种针对家庭用户的模块化能源存储装置,可以帮助家庭实现能源自给、降低电费支出,并提升用电可靠性。

户用储能市场是一个典型的外向型市场,主要集中在高电价的国家,在欧洲、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发达市场已然成熟,并正逐步向东南亚、非洲、南美等新兴区域拓展。

依托完善的光伏与储能产业链,一批中国户储品牌凭借产品力与渠道力成功出海,奠定了自身的市场地位。从2025年上半年业绩看,这支“海外军团”依然表现亮眼:

派能科技,上半年营收11.49亿元,同比增加33.75%,产品销售量达1328MWh,同比增长132.57%。

固德威,上半年营收40.86亿元,同比增长29.80%。逆变器销量约为39.95万台,其中储能逆变器销量约为3.32万台,占比约8.31%。

德业股份,上半年营收55.35亿元,同比增长16.58%,归母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增长23.18%。上半年德业股份总计销售76.38万台逆变器,其中户用储能逆变器27.27万台。

艾罗能源,上半年营收18.07亿元,同比增长14.09%,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37.65%。

锦浪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37.94亿元,同比增长13.09%,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70.96%。其中储能逆变器7.93亿元,同比增长313.51%,中大功率逆变器产品和储能系列产品占比提升。

除了这些已上市的企业之外,一批同样深耕海外市场的未上市企业,也以其差异化的技术路径和市场策略,共同构成了中国户储军团的强劲竞争力。

单一市场风险与多元化突围


尽管业绩亮眼,但聚焦于海外户储市场所带来的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2023年行业经历的“寒冬”仍历历在目——随着欧洲市场库存高企、能源危机缓和,此前高速增长的户储需求骤然降温,给许多押注单一市场的企业敲响了警钟。

风险一:市场的周期性波动。海外户储需求与能源政策、电价、补贴强相关,市场波动大。

风险二:竞争的红海化。随着入局者增多,价格战加剧,利润空间被持续挤压。

风险三:商业模式的单一性。纯产品出海模式抗风险能力弱,难以应对突发性市场变化。

正是这种危机感,驱使一批企业开启了多元化突围:

1、市场多元化:

从“深耕欧美”到“全球开花”

思格新能源2022年成立,核心产品为全球首创的思格光储充一体机(SigenStor),该产品在澳大利亚、爱尔兰、瑞典、荷兰、比利时等海外市场实现户用市场份额领先,创造了新品牌在发达国家市场从0到第1的最快速度。在三年多的时间里,思格已与全球超过60个国家、近百家合作伙伴建立联系。

闻储创新,2021年成立,是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旗下专注于户用储能的控股子公司。产品已进入11个国家家庭能源市场,主要客户群体为欧美家庭用户。‌‌

大秦数能,2017年成立,已构建起工商业、户用储能等全场景的全生命周期产品矩阵。大秦数能全球总部位于苏州,现已为1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00000+的用户提供安全、可靠的优质产品与服务。


2、产品与场景多元化:

从“户用”走向“工商储”与“全场景”

沃太能源,2012年成立,是中国首家推出户用光伏锂电一体化储能产品的公司,目前形成了全链条能源服务能力,掌握 BMS、EMS、系统集成、云管理平台等储能核心控制技术,是行业领先的全功率段储能系统提供商。储能业务覆盖电源侧、电网侧、工商业、户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这种全链条布局,不仅体现了沃太能源的技术实力,更让其在各个领域具备更广阔的视野。目前,沃太能源已在全球范围内设立了40+家分子公司,业务拓展至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装储能系统超20万套,用一系列扎实的成就证实其可靠性和广泛适应性,并持续推动着全球能源积极转型。

弘正储能2021年成立,依托自研同源3S系统的技术积淀,以D-Galaxy智慧储能云平台为核心,构建起覆盖“源网荷”全场景的产品矩阵。深度参与工商储、微电网、混合调频、台区治理等多元化场景实践。

果下科技,2019年成立,致力于储能和AI的深度融合,目前正加速冲刺港交所IPO。初期公司主要以欧洲户用储能市场为主战场,现在也在快速拓展国内大储市场。从2022年到 2024年,公司营收从1.42亿元升至10.26亿元,大型储能系统收入占比从12.2% 升至76.6%,成为推动增长的核心力量。

麦田能源2019年成立,总部位于浙江省温州市,是青山控股集团重点投资对象,已成功完成三轮融资,户用储能是其主攻领域。2021年,其温州工厂建成投产,次年,投建26条生产线,年产储能逆变器100万套,储能电池60万套。与此同时,公司积极开拓工商业储能,与鼎明能源、泰格新能源达成了50MW/100MWh工商业储能项目的合作协议,这标志着其工商储产品应用取得了新的突破。今年10月刚刚签约澳大利亚4GWh战略合作协议,内容包括电网级储能与户用储能系统的推广。


3、产能与战略布局:

为下一轮增长蓄力

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加大投入、夯实内功也是企业的共同选择。

精控能源,2015年成立,核心技术全栈自研,全面掌握储能系统集成技术,还可为用户提供先进的智慧能源管理方案。10月刚签下澳大利亚2GWh户用储能合作,随着隆基绿能官宣参股,为构建“光储一体化”生态抢占先机。

派能科技,11月,派能科技2GWh储能电池及集成项目签约,项目总投资10亿元,将建设柔性化、智能化的储能电芯及系统集成生产线。该产线兼具规模化生产与高度灵活性,可快速响应多元市场订单,为新产品试制、场景化开发及快速产业化提供全面保障。

艾罗能源的2期年产2GWh储能电池及100万台光伏逆变器项目已顺利投产,更为关键的“大型储能系统及智慧能源系统研发生产项目”也已开工建设,为其进军大型储能市场埋下伏笔。

这些尝试背后,是一个清晰的信号:把所有鸡蛋放在海外户储一个篮子里,风险太高了。

国内储能

下一个必须争夺的主战场


当海外户储企业还在价格战中内卷时,国内储能已悄然长成一个更具确定性的巨大市场。


1、全球最大储能市场

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25年6月底,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达101.3GW,首次突破100GW,较“十三五”末增长32倍,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已跃居世界第一。远超“十四五”专项方案规划目标,成为新能源消纳的核心基础设施。

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显示,从单站规模来看,新型储能单站规模10万千瓦以上、储能时长2至4小时占据多数,其中单站100万千瓦及以上装机占比超过三分之二,大型化发展趋势明显;2小时、4小时储能装机占比分别为76.4%、16.7%,平均时长为2.34小时。


2、应用场景覆盖千行百业

中国储能市场的巨大规模,为各类技术路线和商业模式的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应用舞台。新型储能的应用场景正加速拓宽,从服务于大型风光基地的集中式电站,到独立共享、电网调频、用户侧削峰填谷等多种模式,已深入能源体系的各个环节。

截至“十三五”末,储能应用场景仅约10个,而目前,其足迹已全面覆盖工业园区、光储充放一体化充电站、商业综合体、矿区、油田、数据中心、交通、钢铁、石油石化等几十个领域。未来随着配电网侧改革深化、绿电直供模式推广以及“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规模化落地,储能的应用边界还将继续扩容。从调节电网到赋能千行百业,一个更具活力、更多层次的储能生态正在形成,为所有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无限的市场机遇。



3、游戏规则已转向“价值竞争”

2025年初的“136号文”明确,“不得将配置储能作为新建新能源项目核准、并网、上网等的前置条件”。这宣告了“强制配储”时代的结束,倒逼储能必须凭其实际应用价值在市场中立足。

对于电网,储能需提供调峰调频、支撑新能源消纳等关键服务;对于投资方,储能项目必须算得过经济账。

未来之路

是一场综合能力的较量


与海外户储的“家电化”属性不同,拿大储来说,可以说是复杂的电力基础设施,比拼的是系统集成能力、电网适配性与支撑技术、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这套玩法,与海外户储的渠道驱动、品牌营销模式截然不同。

对于想要回归国内市场的户储军团而言,面临的挑战是现实的,但路径也是清晰的。

能力重构是前提:必须将能力从“制造一款好产品”提升到“交付一个可靠的电站”,构建起涵盖适用于大储的系统设计、高效集成、精准控制等能力。

战略定位是关键:企业需明确自身在国内生态中的位置。是专注某一类细分技术,成为解决方案的领导者?还是融入龙头企业的生态?亦或是凭借海外积累的品控与品牌经验,在工商业储能细分领域做深做透?

对于企业而言,“选择在哪里竞争,比如何竞争更为重要”。

在海外市场,企业可以凭借技术迭代和品牌建设构建护城河;而在国内市场,则需要通过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来赢得竞争。

对于站在十字路口的户储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不是盲目跟风,而是基于自身基因,做出战略抉择。

储能行业的竞争本质是价值创造能力的竞争。无论是选择海外市场还是国内市场,企业最终都需要回归到如何为客户创造持续价值的根本问题上。

未来的储能市场,终将属于那些能在复杂环境中创造真实价值,并具备战略耐力的企业。


而第十四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6)正为这一关键抉择提供了重要平台——沃太能源、精控能源、弘正储能、派能科技、思格新能源等已确认参展,本届还全新打造了“全球户用储能专区”,专区旨在促进同领域企业的集中展示与高效对接,精准链接全球商机。这里不仅汇聚了全球50+国的海外买家,更以其对市场趋势的前瞻洞察成为指引企业把握海内外市场机遇、实现价值突围的重要平台。

ESIE设立于2012年,迄今已成功举办十三届,是全球规模最大、专业化和国际化程度最高、最具含金量的高规格储能盛会和大型储能专业展览。

第十四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ESIE 2026)已定档于2026年4月1-3日,欢迎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