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这是一个能源革命与制造变革交织的时代。以"新一代电芯+智能制造"为核心的储能技术,正在重塑全球能源格局。7月30日,"2025储能+智能制造产业链沙龙"在中创新航常州基地掀起了一场思想风暴。
此次线下沙龙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中创新航、智能网&新华社-智能零碳协办,聚焦储能技术革新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西门子工业软件、发那科机器人、费斯托、奥特维、中创新航、东方日升等产业链头部企业参与,通过主题演讲与圆桌对话,共探新一代电芯时代下的降本增效路径与生态协同创新。
技术破壁
大容量电芯驱动系统集成变革
随着储能产业蓬勃发展,储能市场从“拼规模”加速走向“价值深耕”,技术创新从单一部件向系统级解决方案拓展,储能技术正经历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与场景适配能力全面提升。
以中创新航为代表的电芯及系统供应商,强调通过材料革新与系统集成实现技术降本,东方日升则从终端产品设计出发,以模块化、轻量化、智能化解决安装运维痛点,二者都指向储能行业当前的核心命题。
张瑞 中创新航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储能产品总监
中创新航储能产品总监张瑞表示,中创新航技术趋势聚焦降低全生命周期成本,通过高能量密度电芯迭代、系统高压化、功能集成实现投资与运维成本双降。通过技术创新及智能化部署,中创新航推出392电芯、314B长循环电芯及6.25MWh集装箱系统,电量提升25%的同时成本降低18%,并通过产线兼容设计实现技术平滑迭代。
缑治国 东方日升 电气设计主任工程师
东方日升电气设计主任工程师缑治国表示,目前市场主流储能产品中,低于48kWh小容量户用储能产品已经很普及,大于120kWh大容量工商业储能产品也已经很成熟,唯有50-120kWh区间仍缺优质可供客户选择成熟产品。东方日升推出Risen Stack1 堆叠式一体机,容量区间完美覆盖48~120kWh,可提供灵活扩容方案,有效降低客户的初始投资门槛。并通过极致安全、运输极简化、安装便捷、智能温控的技术升级或设计,从投资、运维、使用多维度响应行业投资降本需求,为分布式储能提供高效灵活解决方案。
智造升维
数字软件与机器人重塑生产基因
当下电池的关键性能指标持续提升,生产工艺也在不断革新。从材料研发到制造工艺优化、平台组装工艺、快充技术,加速整个产业链更新迭代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通过技术革新,把握住极致的成本控制能力,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市场份额并保持盈利能力。此次线下沙龙,多家智能智造各细分领域的翘楚齐聚一堂,分别从数字软件、工业机器人,以及3D视觉等前沿技术进展及应用进行分享。
李伟 西门子数字化工业软件 能源与电池行业技术总监
西门子与费斯托均强调软硬件协同价值。西门子能源与电池行业技术总监李伟表示,西门子已经构建起贯穿电池储能企业核心业务及智造全流程的端到端解决方案矩阵,覆盖研发设计、生产执行到回收管理的数字孪生体系。在电池储能产业链上的电芯智造环节,西门子结构化工艺表达技术打通设备参数互联,解决传统表单式管理的低效问题;在系统集成环节,BMS与热失控仿真技术通过多工况模拟提升储能安全性,尤其满足新国标对热管理的严苛要求。此外,西门子的工业AI技术深度融合电池智造行业知识,依托西门子强大的工业数据库及案例经验,助力电池储能产业加速进入智能时代。
陆益江 费斯托大中华区 新能源行业大客户经理
费斯托聚焦“气电融合,软硬兼顾”的技术理念,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新能源行业大客户经理陆益江表示,费斯托新一代 VTUX阀岛平台整合电磁阀、比例阀及真空发生器,可减少 30%布线成本与安装空间。Festo AX数字化解决方案,实时监测数据,并使用人工智能AI进行分析。其预测性维护软件监测气缸的健康值,提前进行风险预警,便于安排维修计划,避免意外停机。费斯托致力于提升客户的生产力,为自动化发展注入新动能。
电池储能行业自动化程度高,客户更关注智能化和柔性化生产模式的构建,以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发那科、遨博与梅卡曼德分别针对客户对生产工艺的优化提升的需求,提供了行业前沿的解决方案及实践案例。
王浩 发那科机器人 新能源销售部门副部长
发那科机器人新能源销售部门副部长王浩表示,面对储能行业内销及出口业务的增长趋势以及电池包重量增加的变化,发那科凭借大负载机器人配合高刚性导轨,可实现700公斤级储能集装箱的自动入库。高速版机器人凭借震动抑制技术与温漂控制,在光伏电池片与电芯叠片环节节拍领先行业。安全维度,DCS双CPU系统通过夹具运动轨迹监测与Smooth Stop缓停机制,将作业面积压缩,大幅降低空间成本。
阮胜 遨博智能 营销总监
遨博智能营销总监阮胜则针对当下锂电池行业生产存在的单机自动化、人工切换产品、交付周期长、产线智能化低等问题,提供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遨博协作机器人可以快速的部署,实现柔性化生产,并缩短单工位自动化升级的投资回报周期。其模块化关节(伺服+驱控一体化)支持涂胶、锁螺丝等工艺包快速部署,三编码器设计抵御温漂影响,现场调试周期仅为传统龙门的1/10。
郑浩 梅卡曼德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销售经理
梅卡曼德销售经理郑浩展示了AI+3D视觉的制造升级实践,AI+3D视觉助力锂电智能化、柔性化生产,在电芯段、模组段及PACK段全流程,解决高精度定位、复杂材质识别,兼容多种类产品等难题。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各类因素导致的误差与停机时间,帮助客户显著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整体经济效益。
从数字孪生到气动控制,从重型机器人到协作机械,再到3D视觉,智能制造技术正沿“虚拟优化-硬件执行-质量管控”链条深度融合,驱动储能产业向高兼容性、低全生命周期成本与高安全性的方向加速进化。
圆桌对话
产业深处的生态共振
本次圆桌论坛聚焦储能产业与智能制造的融合创新,由先导智能主持,西门子工业软件、发那科机器人、费斯托、奥特维四家企业代表深入探讨了大电芯技术挑战与降本增效路径。面对大电芯的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化及未来发展,各方共识在于:以智能制造为锚点,贯通大电芯研发、柔性生产与全球服务全链条,通过技术创新与工艺升级将储能产业推向质变临界点。
当前,以大模型与具身智能为代表的智能技术,正深度重构储能制造的底层逻辑。本次沙龙围绕“技术破壁-智造升维-生态共振”三层递进展开,深入探讨了储能产业面临的时代性课题,为大电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与启示,有力推动中国电池储能产业从“单体创新”向“系统级生态竞争力”实现关键跃迁。
下期预告
全球能源转型与 “双碳” 目标下,储能产业迎来黄金期 —— 政策推动行业转向价值驱动,市场对储能技术需求迫切,技术突破更让行业进入 “场景化应用” 新阶段。
面对新形势,企业需链接资源、跨界融合。为此,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联合伙伴推出系列对接活动,秉持 “共建生态、链通资源、赋能同行” 理念,旨在整合资源、推动协同,助力企业发展。
首期对接会聚焦智能制造,围绕储能产品研发、生产优化等关键环节展开研讨,既夯实产业基础,也为后续场景应用提供支撑。
第二期“储能+智能制造”对接会
珠三角专场
时间: 9月底-10月初
地点:深圳
为精准匹配企业需求,现开放会前调研。欢迎扫码提交您对智能制造企业的疑问或需求,我们将在现场为您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