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动态

首页 产业标准 标准动态 文章详情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拟组织工作组推进储热相关标准制修订研究
在 2020-06-08 发布


储热是以储热材料为媒介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储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将存储的热能释放,力图解决由于时间、空间或强度上的能量供给与需求间不匹配所带来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系统的能源利用率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技术。

1.png


储热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有效提高能源综合利用水平,对于太阳能热利用、电网调峰、工业节能和余热回收、建筑节能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研究和用价值。


我国科学技术部2012年发布的《太阳能发电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及国家能源局2016年发布的《能源技术革命创新行动计划(2016~2030 年)》中均对各种重点储热技术的研发进行了部署。储热技术正成为能源利用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
储热不仅在传统的采暖和制冷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在解决可再生能源消纳、电力系统调节和多能互补等领域承担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储热主要有三种储热方式,包括显热储热、潜热储热(也称为相变储热)和热化学反应储热。其中显热储热技术成熟,取得广泛应用,潜热储热亦趋于成熟,未来热化学储热技术也将取得突破。其中显热储热的储能密度最小,但成本较低,适合大规模储能;热化学储热的储能密度最大,但目前成本最高;潜热储热的性能基本居于二者之间。
近年来,为解决供暖能耗大、污染重等问题,实现清洁采暖,国家和地方政府出台的大量支持政策,鼓励各种形式的电采暖推广应用。相变式储热电采暖技术由于能够充分利用峰谷电价、储能密度高、占地面积小的优点,成为重要的清洁采暖方式,目前已有相当的应用规模,预计今后几年会实现较大规模推广。
为更好评估相变储热装置性能,联盟前期组织编写了《相变式储热装置储热性能衰减试验规程》团体标准,同时针对市场应用较多的固体蓄热、水蓄热等开展了前期标准制修订研究。
为更好的满足市场需求,确保储热系统的性能和安全以及相关标准的科学合理,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拟组织工作组推进相关标准制修订研究。有意愿参与标准工作的企业或专家可联系联盟秘书处(联盟小秘书,17810255935,jinlei.feng@cnes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