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的搜索结果
来小康
工作单位: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来小康,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工,1959年1月生,主要从事电能存储与转换技术、超导电力技术和电动汽车技术等前沿学科及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工作,先后主持并参与了多项国家项目(包括973计划、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课题)电池储能技术公司重点实验室、新能源与储能运行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设工作。研究成果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电力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能源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电力科学...
查看详情
孟琳
工作单位:江苏恒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
孟琳,江苏恒安储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博士/高级工程师,1978年11月生。长期从事液流电池储能技术的研发及产业化工作,带领团队通过自主研发,实现了锌溴液流电池从电极、隔膜等关键材料到电堆的连续化生产,并成功开发出国内首台套MWH锌溴液流电池储能系统,负责建设了青海省首座光储充一体化电动汽车充电站。作为项目负责人承担多项省部级科技项目及企业研发转化项目;主持或参与制定多项液流电池行业标准;发表学...
查看详情
裴哲义
工作单位:国家电网公司调度中心
裴哲义,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调度控制中心,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水电与新能源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国电力储能标准化委员会副主任,能源行业风电技术委员会并网与运行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国际IECTC57/SC8A/SC8B专家。  长期从事电力系统水电和新能源调度运行管理工作。
查看详情
严川伟
工作单位: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严川伟,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辽宁省先进电池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现为能源行业液流电池标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分会专家委员、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电化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化学会热力学与热分析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常务理事、《储能科学与技术》编委等。从事液流电池及其储能研究20余年,对全钒液流电池的电化学过程及其影响机制进行了较系统研...
查看详情
郑耀东
工作单位: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创新管理部
郑耀东,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创新管理部副总经理,1964年12月生。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先后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梯次利用动力电池规模化工程应用关键技术”。公司重点科技项目“含波浪能发电系统的海岛智能微网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项目、“多技术融合的多旋翼无人机系统应用技术研究”、“混合储能在海岛微电网的应用研究”。著有《中国南方电网调度管理规程》等。
查看详情
衣进
工作单位:长飞科创基金投资
衣进,长飞科创基金投资合伙人,MIT机械工程博士。主要从事硬科技及新能源等领域的早期项目孵化及投资。曾任新天域资本(鸿为资本)合伙人,负责完成十余个项目的投资、管理及退出。曾任应用材料公司的储能产品部门创始团队成员,也曾在MIT从事锂离子电池和燃料电池的材料研究。在硬科技及新能源等相关领域积累了20余年的投资及技术产业化经验。发表SCI论文多篇,拥有三项授权美国半导体工艺设备及储能技术发明专利,参...
查看详情
李泓
工作单位:中科院物理所
李泓,中科院物理所研究员,1970年4月生,于1997年在世界上首次提出高容量纳米Si负极材料,2005年提出元宵结构纳米硅负极综合解决方案,入选“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成就展”。纳米硅负极材料在1997年开始获得系列核心材料授权专利,历时20年研究,实现技术转移,2017年在江苏溧阳天目先导电池材料有限公司开始产业化。提出和发展了基于原位固态化技术的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和全固态电池技术,推动锂离子电池失...
查看详情
郑华
工作单位: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
郑华,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博士、副教授。IEEE PES(中国区)储能技术委员会储能市场与规划分委会秘书长,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辅助服务专委会秘书长(筹),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委员等。主要从事能源互联网、储能技术、电力市场、大数据分析技术及其应用等方向。主持多项部委、企事业横纵项科研课题及其任务。2018年首创共享储能理念及其框架体系,主持新疆、宁夏、甘肃等储能规划、储能运营、控制...
查看详情
俞振华
工作单位: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俞振华(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副理事长、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俞振华先生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取得美国佩珀代因大学工商管理专业硕士学位,是中组部国家特聘专家、北京海聚工程特聘专家、北京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中关村青年联合会首届委员。 个人履历: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电子工程专业;研究生毕业于美国佩珀代因大学;2006年创立普能公司,专注于研发和制造全钒氧化还原液...
查看详情
钟海旺
工作单位:清华大学
钟海旺,清华大学电机系副教授,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IEEE高级会员,入选第三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研究方向为智能电网优化运行与电力市场。发表SCI论文60余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1项;承担国家863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项目4项。获德国洪堡基金会等联合授予的Scopus亚太青年科学家奖,获省部级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1项、一等奖2项,中国电力科学技术一等奖...
查看详情
孙骁强
工作单位: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规划部
孙骁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西北分部规划部副主任,1974年5月生,从事电力系统规划工作,熟悉西北新能源运行及发展。在新能源参与一次调频、新能源参与电力电量平衡、新能源与电网协调发展方面,有较多研究。其提出了国内第一个风电、光伏与火电、水电协同进行一次调频的差异化参数及方案,并在西北推广应用。提出了考虑新能源预测可信度的电力电量平衡方法,找到了常规电源不足开机的负备用理论,提升了西北新能源消纳水平。主...
查看详情
张剑辉
工作单位: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张剑辉,北京海博思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总经理,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常务理事会副理事长。张博士具有近20年电力电子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产品研发及高级技术管理经验,拥有20余项国内外技术发明专利,10余篇学术专刊论文。张博士是国家特聘专家,中关村高端领军人才,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管理人才,科学技术部“...
查看详情
李先锋
工作单位: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李先锋,现任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副所长,储能技术研究部部长,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长期从事电化学储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工作。近年来在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示范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研发成果,技术成果应用于多项MW级以上商业化储能系统。获授权发明专利150余项、。在J. Am. Chem. Soc., Joule, E...
查看详情
别朝红
工作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别朝红,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西安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1992、1994年获山东工业大学学士、硕士学位,1998年获西安交通大学博士学位,2003年3月至2004年9月英国布鲁内尔大学博士后研究员,2014年7月至2014年10月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高级研究访问学者,1998年至今于西安交通大学任教。曾任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副院长、书记。2017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
查看详情
曾嵘
工作单位:清华大学
曾嵘, 1971年11月出生,博士,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长江学者。现任清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从事超特高压交直流输电中的电磁暂态及其防护、电磁环境与电磁测量、直流电网及其关键装备、紧凑型线路、雷电防护与接地技术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要成就先后负责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973、863、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直流输电国产化与特高压输电等几十项科研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北京青...
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