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网站2月25日正式发布《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明确将在城市新建社区、城市既有社区、农村社区开展试点,探索形成符合实际、各具特色的低碳社区建设模式。
其中对城市新建社区试点的低碳能源系统建设方案为:
常规能源高效利用。有条件的地区应积极利用工业余热或采用冷热电三联供。
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鼓励可再生能源丰富的试点社区,积极建设太阳能光电、太阳能光热、水源热泵、生物质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利用设施。采用太阳能路灯、风光互补路灯,在公交车站棚、自行车棚、停车场棚等建设光伏发电系统。鼓励利用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进行集中供暖。鼓励构建智能微电网系统。
对城市既有社区试点的能源基础设施改造方案为:
优化能源供应系统。在有条件的社区,优先推广分布式能源和地热、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对周边区域有工业余热的社区,供暖系统优先采用工业余热。鼓励专业机构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投资社区节能改造。
推广利用新设备新技术。鼓励在社区改造中选用冷热电三联供、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并网发电技术,鼓励安装太阳能热水装置,实施阳光屋顶、阳光校园等工程。在供热系统节能改造中,鼓励采用余热回收、风机水泵变频、气候补偿等技术,推广新型高效燃煤炉具。
对农村社区试点低碳能源系统的建设方案为:
能源供应系统。在沿海、草原牧场等风能资源丰富区域,推广中小型风力发电和风光互补等技术应用。
节能低碳设施和设备。推广应用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采暖设备、小型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大棚,以及节能低碳农业机械和农产品加工设备、低碳农业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