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

首页 行业资讯 产业观察 文章详情
国家能源局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 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
在 2015-07-28 发布

       7月22日,能源局发布了《关于推进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指导意见》。在此意见中,储能多次被重点指出,储能已成为微电网的关键技术,得到了共识:新能源微电网示范项目建设的目的是探索建立容纳高比例波动性可再生能源电力的发输(配)储用一体化的局域电力系统。


       示范 项目建设原则:
       1)因地制宜,创新机制。
       2)多能互补,自成一体。分布式能源、储电储冷、高效用能等。
       3)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灵活参与电力市场交易。
       4)典型示范、易于推广。创新管理和商业模式,整合政策等。

       建设内容及有关要求:
       新能源微电网项目可依托已有配电网建设,也可结合新建配电网建设;可以是单个新能源微电网,也可以是某一区域内多个新能源微电网构成的微电网群。鼓励按照能源互联网的理念,采用先进的互联网及信息技术,以新业态方式参与电力市场。
       1)联网型新能源微电网
分布式能源站(风、光、天然气、地热等)、冷热电负荷平衡、电网互动、综合能量管理、用户侧能量管理、本地电力需求管理平台、储电、蓄冷等储能技术。
       技术要求:电压等级不超过110V,可为电网削峰、供电可靠性、电能质量等。微电网内可再生能源装机功率与峰值负荷功率的比值原则上要达到50%以上,按照需要配置一定容量的储能装置;天然气快速调节、孤岛运行能力,重要负荷连续供电、应急电源等。
       2)独立型新能源微电网
分布式能源站(风、光、天然气、地热等)、应急用柴油或天然气发电装置、能量管理系统、冷热电负荷平衡、技术经济性合理的储能系统,包括储电、蓄热(冷)等。
       技术要求:交流总线供电、多种可再生能源接入、易扩容、易联网;可再生能源装机功率与峰值负荷功率的比值原则上要达到50%以上,柴油机应作为冷备用,其发电量占总电量需求的20%以下(对于冬夏季负荷差异大的海岛,该指标可以放宽到40%);LNG/CNG、供电可靠性等

       组织实施:各地能源主管部门组织编制,原则上每个省(区、市)申报项目1-2个,具体支持配套政策能源局将和国务院相关部门研究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