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侧与电网侧巨大的市场空间一直令储能企业心驰神往。但不得不承认,与火热的用户侧储能相比,在发电侧和电网侧,储能技术的商业化程度要低得多。
目前,储能参与发电侧辅助服务进展最佳。2017年,储能企业在此领域收获颇丰,多个储能电站在华北电网投运,投资回收期均在5年之内。但由于不同区域辅助服务回报不同,在华北电网之外,储能调频还缺乏盈利空间。
通过储能促进新能源消纳则刚刚起步。根据国家能源局的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的风电和光伏限电率分别为12%和6%,较2016年水平分别下降了5.2和4.3个百分点。尽管如此,在一些省份,弃风弃光率仍然可能高达20%甚至30%以上。储能一直被视为缓解弃风弃光的“黑科技”,但由于储能成本偏高,固定电价无法传导成本等原因,风电光伏企业对于借助储能技术多持观望态度。
对于电网公司来说,抽水蓄能仍然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大规模储能技术。两大电网公司对于电池储能技术的运用仍处在示范阶段。国家电网公司主导了河北省张北风光储输示范项目,这一项目侧重新能源发电并网和消纳问题,一期工程配套建设储能20MW。南方电网公司则在2011 投运了宝清电池储能站,储能站建设规模为6MW/18MWH,定位配网侧的应用研究。
但是,道路虽是曲折的,前途仍是光明的。
辅助服务市场改革正在开展,多个省份的改革文件都将储能纳入其中。未来,储能调频电站有望在更多省份落地生根。
《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在2017年发布,100MW级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等大规模储能技术是文件指出的重点攻关方向,电网公司自然当仁不让。
尽管没有补贴政策,国家电投集团、华能集团等重要发电央企,已经主动选择为其新能源发电机组配备储能电池,帮助促进新能源电力消纳。科陆电子、中天科技等多家企业正在此领域获取订单。
4月2日-4日,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主办的“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18”将隆重召开,本次活动特设“发电侧与电网侧储能项目开发实践”主题论坛,将对已经实施与正在推进的项目展开深度剖析,邀请电网企业、新能源发电企业与储能企业介绍其经验,分享其体会。
发电侧与电网侧重视大规模储能技术,要实现这一目标,储能系统还需要破解哪些技术难题?
发电侧与电网侧的项目开发,有哪些风险点与注意事项?储能企业与发电企业如何实现合作双赢?
在海外市场,中国企业在“风储”和“光储”上有哪些机会?海外市场的商业模式和政策环境能否为中国所借鉴?
发电侧与电网侧储能的商业化浪潮何时到来?欢迎来到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18“发电侧与电网侧储能项目开发实践”主题论坛。一大波干货等着你哦!
重点议题:
◆ 辅助服务市场
◆ 可再生能源发电并网及消纳
◆ 储能参与传统发电灵活性改造、输配线路替代
报告:大规模新能源并网运行的实践与挑战
裴哲义:国家电网国家电力调度中心控制中心总工程师
报告:电力市场化改革对储能的需求与调度思考
王皓怀:中国南方电网电力调度控制中心
报告:全球实施能源存储
George Garabandic:DNV GL 首席顾问
报告:国内储能调频电站开发案例分析
牟镠峰:北京睿能世纪科技有限公司CEO
报告:欧美电力调频市场运行实践
丁肇豪:华北电力大学教授
报告:EDF在储能增加电网灵活性方面的经验分享
Justine YUAN: EDF (中国) 投资有限公司项目经理
报告:如何实现储能在电网中的应用价值
Michael Hoff:NEC 能源解决方案有限公司首席技术官
报告:标准化储能系统及其在可再生能源中的应用
张东升:北京双登慧峰聚能科技有限公司总工
报告:储能提高风电场并网技术性能研究
汪宁渤: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主任
报告:吉林电网储能需求分析及工程实证
李建林:中国电科院电工与新材料所储能研究室主任
报告:锂电储能促进大规模并网的前景与可行性
王 堉:广东猛狮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裁助理
报告:中低压直流配用电国内外发展趋势
李 蕊: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报告:用于长时储能的Zn-Br电池
Matt Zedler:Primus Power公司 商业开发经理
报告:光伏电站直流侧储能项目开发与应用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