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首页 行业资讯 市场动态 文章详情
2025上半年储能出海数据发布,老牌巨头与新势力竞逐
在 2025-08-01 发布

2025年上半年,中国储能出海交出一份亮眼成绩单。1-6月海外订单规模163GWh,同比增长246%。

进入下半年,多家储能龙头在欧、澳、东南亚、南美等多区域实现突破,多个"最大规模"项目彰显技术实力。

阳光电源2.4GWh欧洲储能大单,首次进入保加利亚新市场

宁德时代2.2GWh东南亚最大光储项目

远景能源1.5GWh澳洲风光储一体化项目

天合储能1.2GWh 智利储能项目成功发运,海外单体交付进入GWh时代

海辰储能720MWh英国迄今最大规模储能项目之一

华为数字能源132MWh丹麦最大储能项目

储能出海的背后,不仅是规模的扩张,更是技术路线、商业模式和产业链协同的全面升级。老牌巨头与新兴势力同台竞技,锂电池、钠电池、液流电池多技术路线并进,储能应用场景从大型电站、户储延伸至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电储能……中国储能企业如何在这场全球化竞逐中持续领跑?

数据透视:

出海规模与格局裂变

根据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的不完全统计,2025年1-6月中国储能企业新增海外订单规模163GWh,同比增长246%,业务覆盖全球50余个国家和地区,涉及出海企业超50家。

在163GWh海外订单中,已明确地区的订单规模达111.6GWh。从区域分布看,中东、澳大利亚、欧洲位列前三,均突破20GWh;南美、北美、南亚、东亚紧随其后,均超3GWh。单个国家看,澳大利亚、阿联酋、沙特、智利领跑,英国、美国、印度、日本超3GWh,土耳其、波兰、希腊、巴西等订单规模超1GWh。

储能出海主流地区来看,中东两个10GWh大单拉高了整体规模,分别来自宁德时代和比亚迪储能;澳大利亚最大订单来自宁德时代与Quinbrook Infrastructure Partners合作的8小时电池储能项目;欧洲单个储能订单虽然没有中东规模大,但数量较多,超过1GWh以上的订单有11个,其中最大订单来自楚能新能源与英国Immersa签署的2.5GWh战略合作协议;上半年印度储能订单增长较快,迄今规模最大电池储能采购项目花落天合储能和南都电源,采购规模超3.1GWh。

图1:2025上半年储能出海订单1GWh以上国家(单位:MWh)

从出海企业看,2025上半年,中国共有超50家企业签约储能订单/合作,订单规模超过10GWh的均为电池企业,其中宁德时代海外订单规模最大,超过43GWh,占储能出海总规模的23.8%;系统类企业中,阿特斯、晶科储能、中储科技、天合储能、融和元储位居前五。

钠电池和液流电池

加速走向国际市场

近年来,中国储能企业出海技术路线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除占据主流的锂电池产品外,液流电池和钠电池正加速走向国际市场

在钠电池领域,广东海四达钠星斩获海外客户四年不低于1GWh战略订单,产品将应用于住宅、工商业及电信场景;乐普钠电海外也实现突破性进展,与沙特RMMC签订7278万元钠电订单,和北方国际共建非洲135MWh储能项目。

液流电池方面北京普能全钒液流电池系统成功出口美国矿山储能示范项目;中和储能兆瓦级长时液流电池储能系统成功交付欧洲重点项目,2025年订单规模预计突破300MWh。这些案例表明,中国储能企业正依托差异化技术路线打开海外新兴市场。

老牌巨头与新势力同台较量

在中国储能出海浪潮中,老牌出海企业与新势力呈现出较为鲜明的差异化竞争路径。

老牌出海企业电池巨头(如宁德时代、比亚迪)光伏龙头(如阳光电源、天合光能)为代表,他们凭借成熟的海外渠道和品牌认知、技术协同、更强的抗风险能力,在储能出海方面形成先发优势,不断斩获海外储能大单。例如年初宁德时代被选为全球首个大规模“全天候”光伏储能千兆级项目电池储能系统首选供应商,将供应19GWh天恒储能系统。比亚迪储能与沙特电力公司签署当时全球最大的储能项目合同,容量达12.5GWh。

出海新势力则以海博思创、融和元储等集成企业科华数能、上能电气、汇川技术等PCS企业,以及新成立的储能电池企业为代表,例如海辰储能、瑞浦兰钧、楚能新能源等。他们通过细分市场定制化方案、本地化服务、布局新兴市场、与组团出海等方式迅速打开市场。例如海博思创聚焦亚太地区储充市场,斩获新加坡5000套充储一体机。融和元储与ELECTRUCK签署五年战略合作协议,采取从产品到服务的全链路协作模式,助力双方构建澳洲储能市场的差异化竞争力;上能电气多点突破,欧洲市场,分别与土耳其Europower、Arde Enerji签订750MW和500MW储能产品供货协议;非洲市场,供货埃及Abydos 150MW/300MWh大型储能电站。

储能出海新趋势

产业链协同出海

中国储能产业链协同出海模式日趋成熟,逐渐形成"电芯厂商+系统集成商+EPC服务商"联合出海格局。例如非洲最大单体独立储能系统项目——南非红沙153兆瓦/612兆瓦时电池储能项目中创新航提供高性能储能电芯,阳光电源提供PowerTitan2.0全液冷储能系统,并负责15年全面运营和保障,葛洲坝国际公司提供EPC服务;亿纬锂能与沃太能源签署10GWh战略合作;上能电气、天合储能、中国能建联合助力埃及Abydos 150MW/300MWh大型储能电站并网投运。

长期运维成竞争新优势

中国储能企业在海外市场正通过“设备供应+长期运营”模式增强竞争力,长期运维服务逐渐成为项目标配。典型案例包括:远景储能欧洲Kallista Energy合作建设120MW/240MWh独立储能项目,此外还将提供为期不少于14年的长期服务协议(LTSA);阳光电源与非洲Globeleq签署15年运营协议;这一趋势表明,中国储能企业不仅输出设备,更通过长期技术运维和资产管理提升海外市场竞争力,推动全球储能项目的高效稳定运行。

本地化运营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中国储能企业正通过深度本地化运营构建全球竞争力。宁德时代联合印尼国企投资60亿美元,打造印尼镍资源和电池产业链项目,规划年产电池可支持20-30万辆电动汽车,并将进一步拓展至储能领域;亿纬锂能投资86.54亿建设马来西亚新型储能电池项目,完善全球化产业布局;远景动力法国杜埃电池超级工厂投产,法国总统马克龙;海辰储能北美10GWh储能系统制造工厂开业,加速推进海辰储能全球化制造能力落地;卓阳储能北欧中心开业,标志着卓阳储能深耕欧洲市场迈出关键一步。

储能出海场景革新

储能出海应用场景日益多元化,逐步从传统的大型储能和户用储能拓展到数据中心、电动汽车充电、微电网等细分市场。例如,海博思创与新加坡Alpina 携手开拓新加坡及亚太地区电动汽车充电市场储能应用,刚拿下5000套充储一体机;南都电源成功中标全球最大软件公司1.2亿数据中心项目并追加订单;融和元储ELMI Power签约合作,计划在欧洲储充市场实现规模化发展;精控能源与美国SolarMax、Longfellow公司合作,在得克萨斯州建设160MW/430MWh的综合能源枢纽,系统成功应用于美国最大AI数据中心,展示了在高密度算力场景下的电力调节能力。

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的背景下,储能产业已成为国际能源竞争的核心赛道,成为推动可再生能源消纳和电网稳定的关键一环。未来,随着欧美市场长时储能需求的增长、中东、东南亚等新兴市场新能源装机的爆发,以及AI数据中心、微电网等新场景的拓展,储能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贸易壁垒、碳足迹要求、地缘政治等挑战也考验着中国企业的全球化韧性。

中国储能的全球化之路,不仅是商业版图的扩张,更是绿色能源技术的全球输出。只有持续创新、深化本地化、构建长期竞争力,中国企业才能在全球储能市场占据更重要的位置,助力全球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塑造可持续发展的能源未来。

备注:

1.本文储能出海订单统计时间为2025年1-6月;

2.本文统计口径为明确最终用在海外市场的储能订单;

3.更多详细数据可订阅CNESA DataLink全球储能数据库。

附:2025上半年中国储能企业典型出海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