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网河南综合能源公司刘浩2020年8月26-28日,由中国能源研究会、中关村管委会、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指导,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九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在北京召开。峰会主题聚焦“聚储能十年之势,创产业十四五新机”,同期举办储能联盟十年纪念论坛。北极星储能网、北极星电力APP对本次峰会进行全程直播。在8月27日“电网侧储能的市场化路径”分论坛上,国网河南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运营总监、发展部主任刘浩作“储能之三观”主题报告。国网河南综合能源公司刘浩储能市场化路径初探河南电网储能电站是在2018年6月投运以来,在每天一充一放情况下,系统效率大约是80%到84%,在每周两充两放情况下,系统效率下滑到60%以下,这个效率,商业模式几乎是不可能的。电网侧储能这两年建设速度延缓,但对储能的研究并没有停下来,首先是在2019年11月,国网公司发布了河南电网天中直流送受端安控传动试验方案,12月22日,河南电网16个储能电站参与天中直流送受端安控传动试验,实切功率74236kW,精准切负荷试验成功。2019年12月19日-21日,随着华中电网省间、省内两级调度计划的下达、执行,湖南、河南省内分散连接于110千伏、220千伏变电站的15座储能电站首次以集中响应、跨省调用模式参与华中电网省间资源配置。这是华中电网源网荷储平台建设迈出的坚实一步,也是在国家电网有限公司范围内首次实现对储能电站的跨省调用。基本表明了电网侧储能化调控取得成功,河南电网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实际而卓有成效的工作,电网侧储能大规模应用条件基本成熟了。储能三观第一个是历史观。历史观首先我们要观历史,我们要树立正确历史观,历史总是波澜壮阔的,总是波荡起伏的,2018年新装机比上年增长464%,这也是我们在座的各位共同去努力创造出来的奇迹,2018年的储能成功应用,给储能行业带来了希望,也带来更多诉求和更多的期待,但是这个期待把更多的责任和诉求放到电网公司。大局观,储能需要更大角度来看,通过现象研判储能发展过程中各种不同的矛盾。储能暂不纳入输配电价,市场预期和诉求难以企及。我们认为这些都可以在发展中解决,储能未来是乐观的,更需要一些激情让我们走到黎明曙光真正来临的时候。储能市场化路径的突破,可能需要有一个担当者,或者说历史的担当者,能够将储能和业务结合应用的行业或者领域。国网公司大力实施综合能源服务产业和储能的专项方案,推进综合能源业务和储能快速发展,结合特高压建设和新能源消纳需求形成一整套技术和商业模式,实现储能和电网平衡发展,这就是服务大局的历史定位。在储能产业格局中,高端的价值链不一定是储能厂商的,如果大部分储能厂商,更多只作为一个设备提供商,那么储能产业链以及价值链中,更多的高端价值极大可能被集成商所控制,更多的利益被运营商所把控。所以对于储能来说,参与一定比旁观重要,只有风险共担,才能共建共享共赢,需要构建一种更恰当的生态链。在市场化路径重新回到当下,首先是监管是前提,基于监管基础上,探寻合理的商业路径和合适的政策,其次需要明确责任主体,我们需要把政策和价值体现集中在某一个领域或某一行业,体现集中精力办大事这样一个的导向。其次储能市场化路径中政策牵引是方向,监管是基础,应当充分利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在全国范围内遴选储能示范项目的机遇,让政策更有效,更具有针对性,让政策能够把需求刺激出来,有了需求,尤其是储能在电网侧的刚性需求,储能市场化路径就会很清晰地展现在大家面前。第三是市场化路径应该是政策+服务+价值,可以考虑参考抽水蓄能出台储能两部制电价,可以基于输配电电价核定,界定单位储能边界成本,高于这个成本将不被考虑纳入核定范围;让储能价值与能源生产和能源服务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