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搜索
搜索
首页
行业资讯
联盟观点
市场动态
政策动态
企业动态
产业观察
项目动态
政策推动
政策研究
政策解读
产业研究
储能白皮书
全球储能数据库
研究报告
咨询服务
储能指数
产业标准
标准动态
已发布联盟标准
在编联盟标准
联盟标准章程
联盟标准符合性验证
钠离子电池测评
活动交流
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创新大赛
论坛活动
百家讲堂
公益沙龙
项目考察
产业培训
国际交流
合作项目
全球储能联盟
储能联盟
联盟会员
储能专委会
联盟介绍
组织介绍
组织架构
联盟章程
联系我们
分支机构
辅助服务专委会
液流电池专委会
长时储能专委会
电子期刊
《储能产业趋势》
《储能政策月报》
《储能政策盘点》
CNESA标准
《全球储能市场跟踪报告》
登录
logo
首页
行业资讯
联盟观点
市场动态
政策动态
企业动态
产业观察
项目动态
政策推动
政策研究
政策解读
产业研究
储能白皮书
全球储能数据库
研究报告
咨询服务
储能指数
产业标准
标准动态
已发布联盟标准
在编联盟标准
联盟标准章程
联盟标准符合性验证
活动交流
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
创新大赛
论坛活动
百家讲堂
公益沙龙
项目考察
产业培训
国际交流
储能联盟
联盟会员
储能专委会
联盟介绍
联盟章程
联系我们
分支机构
电子期刊
《储能产业趋势》
《储能政策月报》
《储能政策盘点》
CNESA标准
《全球储能市场跟踪报告》
会员登录
未登录
登录
活动日历
储能峰会
创新大赛
百家讲堂
市场动态
首页
行业资讯
市场动态
文章详情
不断增长的液流电池需求将“推动全球钒产量在2031年翻一番”
在 2022-06-10 发布
根据新的预测,全钒液流电池(VRFB)行业在未来几年内可能出现大幅增长,到2030年,每年可能将新增装机近33GWh。
钒行业贸易集团Vanitec委托Guidehouse Insights对全钒液流电池储能行业进行分析,发布了一份报告《Vanadium redox flow batteries: Identifying opportunities and enablers》。
Guidehouse Insights发现,虽然锂离子电池在今天全球的储能部署中占据主导地位,但全钒液流电池的各种属性使其成为了一种同样有前途的选择。
Guidehouse表示,全钒液流电池的优势包括长寿命、低运营成本、不易起火、在制造和运行中对环境几乎无污染等方面。同时,它们可以满足长时储能开发商的需求,可以在20年的使用寿命内以最小的维护成本运行。
自2000年代初全钒液流电池的专利到期以来,很多公司及机构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发明的这项技术进行了大量的研发努力。
然而,Guidehouse指出,尽管全钒液流电池取得了进展,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阻碍其起飞的商业挑战仍然存在。
全钒液流电池的投资成本高于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但生命周期中的运营和维护成本较低。然而,买家在做出采购决定时,这个方面往往被忽略。
目前市场上存在着对锂的过度依赖,但如果全钒液流电池的生产和部署能够扩大规模,就可以推进行业的持续增长。
全钒液流电池的正常增长轨迹预测
报告中提到了几个项目,这些项目表明国际上对液流电池越来越感兴趣。
这些项目包括大连融科在中国的一个800MWh的项目,计划在今年投运;南澳大利亚也有一个200MWh的项目,制造商CellCube正在开发中;几年前住友电工在日本北部投运了一个15MW/60MWh的系统。
今年,全钒液流电池项目部署的收入预计约为8.5亿美元,预计到2031年将增长到77.6亿美元。
到2031年,全球每年的液流电池部署量估计将达到32.8GWh,同时,在这十年中,市场的年增长率将达到为41%。
Guidehouse预计,亚太地区将引领装机容量的增长,而西欧和北美也是重要的发展地区。根据白皮书,亚太地区的装机增长预计将达到每年约14.5GWh,西欧约9.3GWh,北美约5.8GWh。
钒目前被应用于许多行业,目前它最大的用途是作为钢合金的成分,提升其强度。
然而,世界上目前只有三个主要的钒生产商,大部分钒来自于作为钢铁生产的副产品。
尽管如此,目前对钒矿提取加工的努力也在进行,澳大利亚为由钒矿生产电解液的公司提供了财政支持。
Guidehouse Insights预测,到2031年,将产生12.75万吨至17.38万吨的新增钒需求,这相当于今天需求的两倍。
电解液约占全钒液流电池储能项目总系统成本的30%至50%,Guidehouse指出,这是各种类型电池中最高的,然而,全钒液流在其生命周期内可以进行1万至2万次循环,不需要停歇,也不会发生容量衰减,这提高了其可用性,而锂离子电池的平均循环次数只有3000次。
报告中也承认了液流电池技术的一些缺陷,但该行业正在努力解决,例如:循环效率较低(液流电池平均为70%至85%,而锂离子电池为90%至95%),能量密度低,因此占地面积较大,以及最紧迫的障碍——成本相对较高,需要“大幅降低成本”,此外,全钒液流也容易受到钒价飙升和投资成本提升的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