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作为中国能源研究会的分支机构,在中国能源研究会的指导下,在团体标准、学术论坛、国际交流等方面积极开展专委会各项工作,并取得阶段性进展,同时积极配合推进中国能源研究会的重点工作,促进能源政策和科技研究工作,积极开展和推动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能源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能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做出贡献,现将储能专业委员会6月份的工作成果进行回顾和分享。 01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领域团体标准工作 2017年中国能源研究会共启动了16项团体标准的编制工作。储能专业委员会通过向会员征集需求共提出《火电厂移动式储能电站设计、建设规范》、《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高压高功率小型超级电容器标准》、《相变式蓄热装置蓄热性能衰减试验规程》和《相变式蓄热采暖系统设计规范》5项团体标准的立项申请并获得批复。获得批复后,专委会正式开启标准工作,在团体标准制定及能力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1)能力建设方面 完成专委会标准化委员会章程编制,对标委会的工作任务、组织机构、工作程序、成员管理、成员的权利义务以及经费管理进行了规范,为标委会的高效运行提供的机制保障。 组织压缩空气储能、储能调频、储热、超级电容等4个标准化分委会筹建工作,完成分委会申请材料、委员档案、工作计划等前期工作,目前已完成超级电容分标委的筹建。 (2)团体标准制订 6月份召开团体标准启动会,制订了《火电厂移动式储能电站设计建设规范》、《压缩空气储能系统》、《高压高功率小型超级电容器标准》、《相变式蓄热装置蓄热性能衰减试验规程》和《相变式蓄热采暖系统设计规范》等5项团体标准工作计划,各个标准工作组正在开展标准起草工作。 02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分论坛筹备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分论坛筹备工作于6月份正式启动,在中国能源研究会的统一安排下,确认会议场地和规模,同时根据大会主题制定了分论坛的组织方案,包括会议的主题和框架、日程安排、相关参会人员、费用预算等。目前正在进行赞助商定向沟通以及演讲嘉宾邀请工作。 03 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创新奖推荐 为做好“中国能源创新奖”推荐工作,专委会组织开展了对今年“国际储能创新大赛”获奖的20个优秀项目进行一对一邀赛工作。在邀赛过程中,通过邮件、微信、电话等方式向企业宣传介绍“中国能源创新奖”,确认参赛流程等事宜,目前已确认申报企业为17家,并已完成参赛申请表的电子文档提报。现阶段正在组织纸质文档的收集。 04 启动北美储能国际峰会及考察活动筹备 第五届北美储能国际峰会将于2017年8月8日至1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圣地亚哥的圣地亚哥会议中心举办,届时来自德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度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储能领域专家,将共同就如何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储能产业发展进行多方位研讨。 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陈海生、副主任委员俞振华、来小康、副秘书长李臻等将参加2017年8月8-10日美国储能峰会(ESNA)暨全球储能联盟年会,作为中方代表向参会的各国家和地区分享中国储能产业发展现状,介绍中国储能产业在政策、技术、商业应用等领域取得的成就,同时与参会嘉宾就储能产业发展面临的共性问题进行交流,吸取各国产业发展先进经验,为推动中国储能产业发展开拓新的思路。此外,一行人员还将与参会企业及展商进行技术项目交流和洽谈,并考察全球知名和领先的储能项目。 目前专委会已与美方主办方协调完成行程及会议安排,完成展会考察宣传资料和宣传计划,并协助完成参会人员的会议邀请、签证事宜。 中国能源研究会简介 中国能源研究会是由中国能源科技工作者和热心能源事业的各界人士组成的学术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 宗 旨 团结能源领域的科技工作者,促进能源政策和科技研究工作,积极开展和推动国内、国际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促进中国与世界各国在能源科学技术领域的交往,促进中国能源事业的发展。为中国经济、能源、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做出贡献。 活 动 • 开展能源政策、管理和科技方面的学术研究; • 接受各级政府部门和企业的委托,开展能源政策、规划、法规和科技项目的研究与评估; • 收集和交流能源信息; • 提供能源管理技术服务及培训; • 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 中国能源研究会成立于1981年1月,中国能源研究会具有多学科、综合性的特点,是目前中国能源领域研究能源政策和技术的最具影响力的学术团体之一。本会自成立以来,曾多次为中国能源领域的重大技术经济决策提供咨询和建议。也曾多次成功地主办或承办过国内和国际间的学术会议和展览会,并在节能与能源管理方面为众多的企业提供培训和技术服务,成为国家能源管理部门和企业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