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李克强总理关于政府工作的报告中,对2018年政府工作提出了建议,备受能源电力领域关注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退出煤炭产能1.5亿吨左右,淘汰关停不达标的30万千瓦以下煤电机组”
“降低电网环节收费和输配电价格,一般工商业电价平均降低10%”
“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再延长三年”
从发端到受端,清洁能源消纳和利用继续得到重视,这个过程中与之密切相关的新技术和新产业也将因此受益。
近期中国电力科学院惠东教授发表了题为《电力储能发展趋势预判》的报告。他在报告中大胆预判中国将成为未来储能需求规模最大的国家。增长的动力一方面将来自于平衡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需求;一方面将来自于电力负荷的增长,惠东预计匹配发达国家的用电水平,我国人均用电量要大约翻一倍,达到人均8000~9000度左右(目前是人均4000度多),这个过程中,如果按照传统的扩容思路,电网要照现在的2.5倍的规模来建设。而引入储能将有效延缓设备更新投资,提高网络资源和设施利用率。
惠东在这份报告中指出,锂电子电池化学储能技术是过去5年发展最快的储能技术,电动汽车市场刺激了人力、财力在锂电池领域的投入,不管从规模上,还是技术储备上,惠东认为它将有望成为储能市场化过程中的技术先锋。
惠东教授还对目前商业化初期的储能应用经济性进行了分析,他表示峰谷电价差套利的模式,价差要达到6毛以上,如果要在5年内收回成本,电池系统价格要降到1.2元/wh以下(目前锂电池系统价格在2000元/ kWh);解决弃风问题的储能应用不具备经济价值,即使储能价格再下降一半。
以下为《电力储能发展趋势预判》报告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