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南方区域电力现货市场首个交易品种——区域调频辅助服务市场的技术系统(以下简称“区域调频系统”)投入试运行,标志着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向前迈出坚实的一步,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南方电网全网调频资源优化配置水平。
区域调频系统由南方电网公司组织建设。经过半年部署和测试,顺利完成模拟出清测试,以及首批西部单位广西加入南方统一调频控制区联合测试,验证了东西部调度机构共同参与全网统一调频的可行性。自今年11月5日起,区域系统与现有南方(以广东起步)调频辅助服务市场技术支持系统同步试运行。同步试运行期间,正式出清和结算仍在起步调频系统上开展;具备条件后,切换到区域调频系统开展出清与结算,并将市场逐步扩大到全网。
区域调频系统在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南方区域多省区平滑接入、主网与云南异步电网多现场出清等特点,在出清算法上支持全网调频资源满足地理分布的安全约束。
11月5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发布了《关于2019年上半年电力辅助服务有关情况的通报》,数据显示,2019年上半年,全国除西藏外31个省(区、市、地区)参与电力辅助服务补偿的发电企业共4566家,装机容量共13.70亿千瓦,补偿费用共130.31亿元,占上网电费总额的1.47%。其中,南方区域的电力辅助服务补偿总费用最高为46.4亿元,占上网电费总额比重也高达3%,仅次于西北地区的3.27%。
图:各区域电力辅助服务补偿费用情况
其中,南方地区的调频辅助服务补偿费用为48389万元,其中广东调频辅助服务市场在2019年上半年补偿费用合计33105万元。
自2018年9月1日《广东调频辅助服务市场交易规则(试行)》执行以来,广东储能调频市场发展火热,根据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全球储能项目库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9月底,广东已发布的调频储能项目(含投运、在建、规划中)辐射13个地市,规模共计388MW,全部采用锂离子电池储能技术。其中,广州、汕尾和湛江的规模分列前三位,分别为71MW、50MW和42MW。汕尾小漠电厂项目则是目前国内储能容量最大的在运调频储能项目,储能容量达30MW/15MWh。
(本文由CNESA整理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