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届国际储能创新大赛(ESIC 2026)已正式启动项目征集,现向全球发出邀请,欢迎来自全球的优秀储能企业和项目代表来报名参选。让我们一起推动储能产业创新突破,助力国家双碳目标实现!
一、大赛介绍
“国际储能创新大赛”由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和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起,始终致力于推动储能产业创新发展。自2017年举办以来,大赛吸引了来自全球超过900+参赛项目申报,已成为中国储能业界极为关注的大事。
作为储能行业内极具公信力与权威性的公益赛事,依托储能领域数十位顶尖专家组成的评审组建立了完善的储能技术和项目评价体系,秉承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不断树立储能技术和应用的创新典范,表彰储能产业发展进程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通过大赛平台宣传储能创新技术,推广典范商业模式,树立标杆应用案例,鼓励市场主体勇于创新,帮助优秀的参赛项目对接资本市场和广阔的应用市场,为储能领域的交流和发展缔结了坚实的纽带,注入了充沛的活力。
二、大赛主题
“创新驱动储能变革,数智赋能零碳未来”——聚焦储能技术突破、应用场景拓展与产业生态构建,加速全球储能创新成果转化
三、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
承办单位: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评审委员会
终审委员:由院士组成评委会顾问委员、由院士及各领域的学术和项目带头人组成终审委员会;
评审委员:由中国能源研究会储能专委会专家委员以及行业专家、企业精英抽调组成专家成员,汇聚各学科、各技术领域、各应用端的评审专家,确保了大赛评审的专业性、权威性。
四、赛程与奖项
大赛分为项目征集、材料审查、预选赛、网络投票、决赛、颁奖六个阶段。
01 赛道优秀项目奖
技术创新组:本体赛道优秀项目、安全赛道优秀项目、集成赛道优秀项目、3S赛道优秀项目;
应用创新组:大储赛道优秀项目、用户侧赛道优秀项目;
卓越产品组:本体赛道优秀项目、安全赛道优秀项目、集成赛道优秀项目、3S赛道优秀项目、电气设备赛道优秀项目;
企业组:储能优秀企业
02 决赛创新典范TOP奖
(1)2026储能技术创新典范TOP10
(2)2026储能应用创新典范TOP10
(3)2026储能卓越产品TOP10
(4)2026储能专利创新典范
(5)2026储能软科学类创新典范
(6)2026储能年度新锐企业
(7)2026储能明日独角兽
(8)2026储能年度人物
(9)储能杰出贡献奖
(10)评委会大奖
注:以上(1)-(8)为公开征集,(9)由评委会提名;(10)评委会大奖由大赛专家评委会在(1)、(2)项中评出。
五、申报领域
01 技术创新组
参赛范围:主要面向具有重大突破的储能创新技术。技术路线上包括但不限于: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固态电池、铅炭电池、液流电池、液态金属电池、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器、压缩空气储能、重力储能、储热、储冷、储氢等各类储能技术及其材料;技术类别上包括但不限于储能本体技术、集成技术、安全及消防技术、BMS、PCS、EMS等各个类别;还包括生产各类电池及系统的智能制造设备及技术。
申报奖项:2026储能技术创新典范TOP10
评比标准:主要考核储能技术的先进性、创新性、安全性和推广应用前景。具体指标包括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寿命、转化效率等技术性能指标;关键突破点的攻关难度;成本及下降空间、应用潜力等。
02 应用创新组
参赛范围:主要面向已投运的储能项目。包括但不限于:电源侧储能(新能源配储、常规电厂配储、风光大基地配储、源网荷储一体化等)、电网侧储能(独立储能、台区储能、移动电源车)、用户侧储能(工商业、家庭绿电、微电网、通信基站、数据中心、算力中心、光储充、虚拟电厂等)。
申报奖项:2026储能应用创新典范TOP10
评比标准:主要考核储能项目的模式创新性、运行安全性、运营高效性、项目经济性。具体指标包括项目设计方案和场景选择的创新性、储能电站使用率和系统转换效率、投资成本回收周期和商业模式可推广性、以及对电网的适应性和支撑作用等。
03 卓越产品组
参赛范围:主要面向已具备量产条件的储能产品。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技术路线的储能系统及储能电芯、PCS、BMS、EMS、储能安全及消防等核心部件。
申报奖项:2026储能年度卓越产品TOP10
评比标准:主要考核储能产品的功能性、创新性、产品出货量和用户体验。具体指标包括:产品功能设计是否完整,能否精准解决市场需求;是否具有优越的外观设计或者高品质的产品特性;是否具有良好的市场表现和优秀的用户体验。
04 专利创新组
参赛范围:主要面向已经取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的储能领域授权专利。包括但不限于:发明及实用新型专利等,可作为一项专利组合进行申报。
申报奖项:2026储能专利创新典范
评比标准:主要考核储能专利质量、技术先进性、专利运用及保护措施、社会效益及发展前景等。具体指标包括专利的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相比当前同类技术的优缺点、专利技术的通用性;专利运用及保护措施;经济效益及市场份额以及行业影响力和政策适应性等。
05 软科学类创新组
参赛范围:面向储能软科学研究成果,包括但不限于:储能领域公开出版、发表的研究成果(含专著、论文、研究报告和调查报告),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应用价值和政府决策参考价值的储能科学类与管理类研究成果等。
申报奖项:2026储能软科学类创新典范
评比标准:在理论上有所创新,在实践应用中有指导价值,对推动储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相关决策做出重要贡献,并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具体指标包括:成果具备创新性、前瞻性和战略性,对产业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具有实践价值和应用价值。
06 年度新锐企业、明日独角兽
参赛范围:新锐企业主要面向与储能相关领域内,成立时间少于3年且具有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特征的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具有较高的创新能力和发展潜力;明日独角兽主要面向正处在融资阶段的储能企业,这些企业通常在一级市场迅速融资,市值超过10亿美元(约70亿元人民币),代表着巨大的成长潜力和市场前景,拥有独特的核心技术或颠覆性的商业模式,能够在行业内进行革新。
申报奖项:2026储能年度新锐企业、2026储能明日独角兽
评比标准:新锐企业主要面向中小型企业,重点就其业务能力、经营模式、成长潜力进行评价;未来独角兽除了业务能力、经营模式、成长潜力等因素外,重点对其融资阶段和估值进行评价。
07 年度人物
参赛范围:对产业发展有突出贡献、成绩卓著的人物。候选人可以是行业技术领军人才;或是在企业战略、产品结构、组织架构方面带来了创造性改变,并带来市场回报;或对行业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能驱动行业变革等等。
申报奖项:2026储能年度人物
评比标准:对企业发展的贡献或者对推动产业发展所做贡献。
六、参赛权益
1、宣传支持
大赛邀请近百家合作媒体全程对大赛参赛项目进行跟踪报道,并于第十四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2026同期举行颁奖盛典;
在“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26”展览区设置“国际储能创新大赛展示专区”,向200000+专业观众展示所有参赛项目;
联盟官方网站、微信、支持媒体将对参赛项目组织评审、公示、展示和宣传;
2、免费参会
决赛获奖项目获得价值5800元“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26”三天通票一张;
3、金融支持
大赛将邀请超30家风投机构与基金公司对大赛入围项目提供免费金融顾问咨询服务,并优先提供种子基金支持。
联盟组织的园区对接会、资本对接会等活动优先参赛项目参与。
七、申报时间及方式
报名时间:即日起-2025年9.30
请联系主办方对接人获取参赛申请表,并按要求将相关表格和材料发送至esic@cnesa.org。
大赛联系人:
任老师 18713515424
esic@cnesa.org
报名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