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芝茗,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副局级调研员,原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主要研究领域为动力与电气科学技术及电 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辽宁省电力行业协会技术专家评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电网运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8年度国家电网公司劳动模范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是国家电网公司专业管理专家。在长期的科研项目及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理论素养、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丰富的专业工作经验以及解决重大技术疑难问题的能力。

肖立业,男,1966年8月出生, 博士,研究员,博士导师,主要学术兼职:Global Energy Prize国际奖励委员会委员、International Cryogenic Engineering Committee成员、International Magnet Conference Organization Committee 成员、国务院学科评议组电气工程组成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能电网专项专家组成员、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电工技术学会理事长等,也是《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Cryogenics》、《CSEE Journal of Energy and Power system》、《智能电网》等学术期刊的编委。2002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2007年获得中国科学院“十大杰出青年”荣誉奖章、2017年带领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创新群体项目资助。
先后主持国家863项目、973课题、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方向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北京市重大科技项目和企业合作项目近30项,合作发表学术论文约200篇,主持编著《超导电力技术》(电气工程大典第八卷第19篇)、《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与发展-智能电网》等。代表性成果:带领团队于2011年研制成世界首座超导变电站并投入示范运行,被两院院士评选为当年度我国十大科技进展之一,2013年研制成世界首条并网示范运行的直流高温超导电缆(360米/10kA),该超导电缆也是国际上传输电流最大的高温超导电缆。近年来,致力于智能电网技术的创新研究,在广域可再生能源时空互补性、智慧微能源终端与运行控制、智能电力设备、先进电力储能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创新研究成果。

王志峰,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国家太阳能光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博士生导师。1963年10月生,主要从事太阳能热发电系统设计,太阳能高温集热系统中的流动与换热问题,聚光与吸热系统耦合设计,太阳集热器热性能评价理论,太阳跨季节储热等方面的研究。1996年起研究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及太阳能建筑采暖技术。国家级人才计划获得者, 中国科学院首批特聘核心骨干研究员。2009年国务院津贴获得者、2011年“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执行-优秀团队奖、中国科学院优秀博士生导师、2013年重点领域创新团队.太阳能热发电创新团队.创新人才、2014年中法合作创新团队奖、2015年中国科学院首批特聘核心骨干研究员、2016年中国太阳能热利用杰出贡献奖、2020年国际储能技术与产业联盟(IENSA)年度人物、中国科学院优秀导师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