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观察

首页 行业资讯 产业观察 文章详情
“中国2050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暨路径研究”项目成果在京发布
在 2015-04-24 发布

       2015年4月16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参与的“中国2050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暨路径研究”项目成果在京发布。
图:项目发布会现场

       研究显示:2050年可再生能源满足我国一次能源供应60%,以及电力供应85%以上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在经济上是可承受的。为了适应可再生能源发电水平的提高,届时需要在扩展输电基础设施的基础上,配置化学储能1.6亿千瓦(储能的发展路径见下表),抽水蓄能1.4亿千瓦,同时增加需求侧技术等灵活系统。
图: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情景发电装机容量

       该课题项目是针对长期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和实现路径进行的一次全面的、系统的、前瞻性的科学论证,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决策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国家能源局领导高度重视该项目的研究进程,曾多次召集课题小组汇报工作进展,并对课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提出建议与指正。该项目的成果发布预计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能源政策的制定与发布。

       该研究在国家能源局指导和能源基金会支持下,由来自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国家电网能源研究院、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气象局风能太阳能资源中心、华北电力大学等十几家单位100多位专家组成的研究团队历时三年时间共同完成。该研究也得到了丹麦能源署和美国可再生能源国家实验室的技术支持。
图:项目参与方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作为储能产业代表,承担了课题专题“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情境下的储能技术应用”的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各种储能技术的特点、发展趋势和前景,预测在未来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领域、环节、方式和潜力,评估成本和技术经济性,为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接入的情景模拟提供支撑。

       该研究是国内首个将整个储能技术体系(不再局限于抽水蓄能)纳入未来电力系统情景模拟的系统性研究。为了保证输入模型的储能参数的准确性和专业性,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召集多家会员企业和多位联盟专家参与课题研究。在项目开展期间,联盟开展了问卷调查、项目调研、专家讨论会等多种研究活动,并同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国网能源研究院等其他专题的项目合作伙伴,以及美国NREL实验室专家、印度和德国的储能技术专家一起多次反复论证在未来电力系统的不同应用场景下的各类储能技术与成本指标,评估其能够发展的作用与潜力。

       该项目的研究成果已经获得了政府、专家学者以及业内外人士的高度认可。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为课题的总研究报告作序,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能源基金会高级副总裁林江,国内知名能源专家王凤春、石定寰、白荣春、何建坤、余贻鑫、孔力等对课题研究成果进行点评并给予高度评价。来自国内外38家研究机构,15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发布会,对研究成果给予了高度关注和肯定。

       未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将协同会员企业参与到更多的电力系统规划、能源发展路径与相关政策制定的研究中去,为推动储能产业政策,实现储能产业快速发展而持续努力!
 
       了解报告详情请联系储能联盟秘书处:010-65667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