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动态

首页 行业资讯 市场动态 文章详情
【ESIE2018媒体报道】黎明前的储能,已无需迷茫
在 2018-04-23 发布


行业媒体人 曹宏源

  

当能源的发展方向已经确定为清洁、低碳、高效这一主题时,以风能、太阳能利用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登上舞台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与此同时,储能作为可再生能源大规模高比例发展的解决方案也应势发展。


4月2日至4日,一年一度的储能盛会“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18”在北京盛大开幕。“圈内人士”齐聚一堂,共商发展大计,这已是第七个年头,伴随着储能行业和产业一点一滴的发展壮大。目见曙光,可心中也有些许纠结或许是当下储能人的心理状态。


去年以来,政府一些系列政策对储能的发展释放了利好信号。2017年10月份,国家能源局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储能技术与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确了储能的主体身份,支持储能接入,相当于给储能颁发了“临时身份证”,鼓舞了业内外信心。


2017年12月,国家能源局南方监管局下发《关于印发南方区域“两个细则”(2017版)的通知》,对于容量在2MW/0.5小时及以上的光伏并网储能电站,每度电可以领取0.5元的额外补贴,享受该政策的地区包括广东、广西、云南、贵州、海南五省。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发布的《储能产业研究白皮书2018》显示,截至2017年底,我国已投运储能项目累计装机规模28.9GW,同比增长19%。其中,电化学储能的累计装机规模为389.8MW,同比增长45%。


目前的储能发展正呈现出多点开花的局面。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推广和应用,锂电池产能快速扩张,同时也带动了电化学储能产业链的成本下降。三年间,电池系统成本已降低至1.5元/Wh,降幅达50%;风电、光伏的快速发展,也为储能的商业化应用打开了突破口,大量分布式电源的接入正加速配电端对于储能的需求;电力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市场机制的逐步完善和确立,给了储能项目参与电力系统各环节的机会,并逐渐出现了盈利点。


市场主体方面,资本越来越看好储能市场,以电池企业为主的储能厂商也积极布局储能,南都电源、阳光电源、宁德时代、比亚迪等企业从开发储能项目、拓展海外市场、发布储能产品、延伸产业链布局、加大电池技术研发等方面积极着手,构建完整的储能业务布局,并出现了诸多全新的商业模式。


诚然,当下的储能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克服和解决。峰会上,中国能源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史玉波认为主要有四点:储能政策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储能多重价值收益尚不明晰,储能技术创新有待进一步突破,储能项目管理流程需要进一步明确。并建议,加快推进政策机制建设,加快储能参与的电力市场化进程,加快推进储能技术创新,加强示范和宣传引导。


当下,看好储能的未来已成为各界的一种共识,跨过这一门槛需要业界内外的共同努力。我们无需言,未来已来。储能人只要做好当下,已无需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