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公布2024年团体标准应用推广典型案例名单的通告》(工信部科函〔2025〕19号),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钠离子蓄电池通用规范》( T/CNESA 1006—2021)《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系统火蔓延测试方法》(T/CNESA 1007—2023)2项团体标准入选名单。
2项入选标准
T/CNESA 1006—2021
《钠离子蓄电池通用规范》
该标准的出台不仅填补了国内在钠离子电池领域标准的空白,更为推动我国钠离子电池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标准的实施将促进钠离子电池在储能、电动汽车、智能电网等领域的广泛应用。钠离子电池具有资源丰富、成本低廉、安全性高等优势,有望成为锂离子电池的重要补充和替代,该标准的发布,将推动钠离子电池技术的商业化进程,加速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推广。2023年至2024年,赛西实验室依据该标准开展钠电性能和寿命摸底测评,已完成54个型号产品测试,大力推动了我国钠离子电池及类似产品的标准化进程。
T/CNESA 1007—2023
《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系统火蔓延测试方法》
该标准的发布对于储能行业的安全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该标准的制定与实施,旨在确保储能系统在各种条件下的基础性能和安全性,为减少储能系统的安全事故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该标准参考并转化了美国标准《电池储能系统热失控蔓延评估方法》(UL 9540A: 2019),针对储能用锂离子电池系统的火蔓延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和科学测试。通过严格的测试方法,可以准确评估锂离子电池系统在热失控条件下的火蔓延速度和范围,为电池系统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关键数据支持。该标准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储能系统的安全性,降低因电池热失控引发的火灾和爆炸风险。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于2010年正式成立,作为中国首个聚焦储能领域的社团组织,始终致力于搭建一个多元化协同的储能产业创新服务平台。目前,已形成产业研究、政策推动、活动交流、联盟标准、金融服务五大服务平台,在储能行业发挥着关键引领作用。
在团体标准工作领域,联盟积极构建全面且完善的团体标准体系,全面覆盖锂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压缩空气、飞轮储能、重力储能、构网型储能变流器等多种储能技术,同时涉及储能电站验收、储能系统消防等重要环节。截至目前,联盟已正式发布23条团体标准,另有31条标准正在编制过程中,持续为储能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