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发行人目前的经营状况、市场环境及在手订单等情况,经初步测算,预计海博思创 2024 年度可实现营业收入 82.66亿元至 87亿元,与上年相比增长 18.39%至 24.62%;预计 2024 年度可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6.14亿元至 6.47亿元,与上年度相比增长 6.25%至 11.84%;预计 2024 年度可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 6.05亿元至 6.37亿元,与上年度相比提高 7.72%至 13.39%。
1
2023.6
提交上市申请
2
2023.7.9
进入问询阶段
3
2024.10.17
ipo申请通过
4
2024.11.29
IPO提交注册
5
2024.12.19
获批同意
6
2025.1.16
开启申购
7
2025.1.17-1.20
配售结果
8
2025.1.27
正式上市
二、股票上市基本情况:
上市地点及上市板块: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
上市时间:2025 年 1 月 27 日
股票简称:海博思创;股票扩位简称:海博思创
股票代码:688411
本次公开发行后的总股本:17,773.0148 万股
本次公开发行的股票数量:4,443.2537 万股,全部为本次公开发行的新股
本次上市的无流通限制及限售安排的股票数量:35,649,425 股
本次上市的有流通限制或限售安排的股票数量:142,080,723 股
战略投资者在首次公开发行中获得配售的股票数量:649.8983 万股,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比例为 14.63%。其中,保荐人中泰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泰创业投资(上海)有限公司获配股票数量 206.3983 万股,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比例为 4.6452%;发行人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专项资产管理计划中泰海博思创员工参与科创板战略配售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以下简称“海博思创员工资管计划”)获配股票数量为 443.5000 万股,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比例为 9.9814%。
四、本次发行后上市前发行人与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的股权结构控制关系图
在新品研发方面,公司推出了交直流一体储能预制舱产品、液冷户外柜、充储一体机、光储一体机、高功率柔性液冷充电堆、安全应急储能系统几大创新产品,另外,公司新一代储能变流器实验商业化批量应用,为行业提供了创新性解决方案。
2、构网型储能变流器“护卫者”认证签约
在储能技术创新方面,深入钻研半固态储能电池系统技术,致力于实现储能系统的本质安全;交直流一体、全液冷融合集成技术,提高系统的能量密度;从电网安全稳定支撑角度,研究构网储能技术,通过第三方的认证测试;并将AI技术用于革新储能系统全价值链条,从产品研发直到电站运营。
3、AI深度赋能 海博思创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在数智化背景下,海博思创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前沿科技运用到储能系统中,构建起一整套不同时间层面、空间维度的分析方法,并打通储能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数据。
4、全国工业领域电力需求侧重要目录发布 海博思创两项产品入选
此次入选,是对海博思创在工商业领域产品力的充分肯定,也表明海博思创的产品在行业内起到了示范作用。除了此次入选的两项代表性产品外,海博思创搭建的工商业全场景解决方案还包含了面向充电、油田、安全应急、微电网、高耗能行业等全应用领域的定制化产品,全面赋能“新商业”应用场景。
5、产业标杆,遍地生花
2024年,海博思创与众多商业伙伴携手并进,完成了众多标杆项目。截至目前,海博思创参与建设的储能项目超过300个,已投运的项目容量超过20GWh,成为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引领者。其中,三塘湖项目是中国首个建成投运的GWh级储能项目,浙江龙泉项目则是全球首套原位固态化固态电池电网侧大规模储能电站项目,海博思创在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体现了深厚的技术能力和卓越的交付实力。
6、智能制造,布局未来
2024年海博思创加快发展的步伐,已形成北京、珠海、酒泉、大同四大智能智造基地,并在南通、鄂尔多斯等地启动新的布局,致力于打造零碳智造园区、碳中和工厂,为公司未来的产能提升和业绩飞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7、聚势发展,协同共赢
汇聚产业合作势能,海博思创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建立了联合研发中心,为公司的科研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开启产学研融合新篇章。
在国内签订多项战略合作,与电建集团、施耐德电气、壳牌、夏初科技、汇川技术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固而长远的战略伙伴关系,共同构建储能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格局。
8、全球朋友圈全面升级
在海外市场方面,海博思创也取得了突破进展。目前,公司已与Fluence、法国独角兽企业NW、澳大利亚能源集团Tesseract等商业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国际市场新机遇。